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763190
Current Downloads: 85351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SN Print: 2664-1828
ISSN Online: 2664-1836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Revision an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of EMBU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2021,3(7): 471-481 / 2021-07-27 look3282 look1427
  • Authors: 汪飞¹ 汤永隆² 赵艳梅¹ 刘倩¹
  • Information:
    1.西南林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昆明;
    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 Keywords: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revision; Reliability; Validity
    父母教养方式; 问卷修订; 信度; 效度
  •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se the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o make its factors comprehensive, fewer questions, more suitable for research on parenting style. Methods: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undergraduates from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s research objects. 500 questionnaires on parenting style and 500 questionnaires on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were sent out, and 462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a recovery rate of 92.4%for each questionnaire. Among them, there were 410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89%. Considering that the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s may adversely affect the data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EMBU questionnaire, EMBU is revised to simplify the items, and only the items with large contributions from each dimension a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Result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fitting indexes CFI, NFI and IFI of the simplified EMBU questionnaire were all up to the standard, and the model was well adapted and valid. With depression as the criter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scores of five dimensions of EMBU questionnai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 0.12-0.34, p<0.01),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0.39, p<0.01). p< 0.01);The scores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simplified EMBU questionnai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 0.19-0.33, p<0.01), while the scores of the father’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0.38, p<0.01).The scor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MBU questionnai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 = 0.30-0.39, p<0.01), and the scores of mother’s prefere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 =0.09, p<0.05).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understanding and depression standard score (r=-0.43, p<0.01).After simplification, the scor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other’s EMBU questionnai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 = 0.15-0.35, p<0.01), while the scores of mother’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 score of depression (r=-0.45, p<0.01).The Cronbach’s Alpha of some dimensions of the two versions of questionnaires was not higher than 0.7, indicating good reliability. Conclusion: The revised EMBU questionnaire has wide applicability,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tool for future research. 目的:对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修编,使其各因子全面,题项减少,更适用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发出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及 抑郁自评量表各500 份,各收回462 份,各个问卷回收率92.4%;其中有效问卷各有410 份,有效问卷的 回收率89%。考虑到题量过大,可能会对数据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在保证EMBU 问卷信效度基础上,对 EMBU 进行修订,简化条目,仅选择各维度贡献大的条目用于调查。结果: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简化后的 父亲及母亲EMBU 问卷的拟合指标CFI、NFI、IFI 均达到标准,模型适配尚佳,效度尚佳。以抑郁为效标发 现,简化前父亲EMBU 问卷的5 个维度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 保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12—0.34,p<0.0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 关(r=-0.39,p<0.01);简化后父亲EMBU 问卷的4 个维度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 父亲过度保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19—0.33,p<0.0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 均呈负相关(r=-0.38,p<0.01)。简化前母亲EMBU 问卷的3 个维度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 护、母亲拒绝否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30—0.39,p<0.01),母亲偏爱与抑郁标准分呈 正相关(r=0.09,p<0.0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43,p<0.01);简化后母 亲EMBU 问卷的3 个维度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 相关(r=0.15—0.35,p<0.0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45,p<0.01)。两版 本问卷部分维度Cronbach’s Alpha 尚未高于0.7,信度尚可。结论:修订后的EMBU 问卷有广泛的适用性, 信效度尚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
  • DOI: https://doi.org/10.35534/tppc.0307058
  • Cite: 汪飞,汤永隆,赵艳梅,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2021,3(7):471-481.

不同学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父母教养方式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Darling和Steinberg(199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它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曾琦等(1997)则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育子女时观念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其教养子女时的行为倾向[2]。龚艺华(2005)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行为风格,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兼有时代和现实性[3]。赵汗青(2006)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教养态度以及隐藏在其后的父母亲的人格特质的综合表现[4]。但可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认知、行为倾向、情感方式三个方面。因此,本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在抚养子女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言行风格,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表现出来的教养观念、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相对稳定风格。

父母教养方式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Perris等(1980)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包括了父母的15种教养方式:宽容、情感、剥夺、鼓励、辱骂、惩罚、过度保护、拒绝、羞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非特异行为、过度干涉、行为取向和归罪(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3~0.94之间)。EMBU共有162个题目,由于题量较大,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在结合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修订,共有132个题目。父亲教养方式6个因子包括: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和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包括: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和母亲偏爱被试[5]。Arrindell 等(1999)在EMBU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修订Short-Egna Minnen Barndoms Uppfostran(S-EMBU)。该问卷共有42个条目3个维度,包括: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9之间)[6]。

近年来除EMBU外,国内学者近年也较多使用由Parker等编制的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量表,该量表共有两个维度(Parker,Tupling,& Brown,1979):关心关怀和过度保护(内部一致性系数关心关怀0.76,过度保护0.63)[7]。2009年蒋奖等人将PBI问卷翻译成中文并在北京和福建两所高校大学生中对该问卷进行修订(蒋奖,许燕,蒋苾菁,于生凯,& 郑芳芳,2009),最终确定4个维度:关怀、冷漠/拒绝、过度保护和自主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0.85之间)[8]。同年,杨红君等(2009)对PBI量表进行了初步修订,认为该两量表分父亲版和母亲版,分别有3个维度: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45~0.858之间)[9]。高明和 周世杰(2011)在中国大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中修订PBI 并对其进行信效度研究(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4~0.85之间)[10]。除PBI量表外,龙瑞华等(2012)对Steinberg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了中文修订和信效度检验,该量表共有3个维度:父母参与、心理自主和父母严格、监督(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1、0.69和0.71)[11]。杜思怡等(2014)对Trinkner等制定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parenting style scale(简称PSC)翻译后进行信度和效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3、0.61和0.40)[12]。

除对国外教养方式问卷的翻译和修订外,有研究者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单纯将国外家庭教养方式翻译修订应用到国内的相关研究不合适,因此近年来有学者对我国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进行了编制。郑林科(2009)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ing Scale(PSS),该问卷有42项指标,父母20种同质教养方式和一项子女个行成长影响评价。问卷分三个分问卷:(1)积极教养量表:情感温暖、行为参与、民主、宽容、鼓励、安慰和赏识7个维度;(2)消极教养量表:责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归罪、溺爱、放任、否认、迁就和专制13个维度;(3)父母对孩子个性成长影响(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1~0.781之间)[13]。

程灶火等(2011)自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Family Upbringing Style Questionnaire(FUSQ),该问卷共有120个条目10个维度,包括:民主—独裁、接纳—拒绝、尊重—羞辱、关心—袒护、宽容—放纵、激励—惩罚、理解—责备、温情—粗暴、管教—控制和期望—渴求,每个维度有12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0~0.82之间)。FUSQ问卷为三因素模型,该问卷有良好结构效度(张嫚茹,金凤仙,程灶火,& 刘新民,2015)[14]。

穆露露(2014)自编中国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Chinese Parenting Style Scale(CPSS)。该问卷共有100个条目共5个维度,包括:民主关怀、情感联系、专制粗暴、管教引导和宽容理解(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7~0.893之间)[15]。

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的编制上国内学者做了诸多努力,但诸多自编问卷条目数没有和EMBU有较大差别,且均没有广泛使用,目前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还是采用EMBU问卷。考虑到简式EMBU问卷虽然条目较少便于施测,但维度上的简化必然影响对教养方式的全面研究。本研究依据岳东梅修订的EMBU量表进行简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父亲的为0.60~0.92,母亲的为0.86~0.92,重测信度父亲的为0.63~0.89,母亲的为0.76~0.9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过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理工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心理学相关背景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简单培训后,在班会上进行施测。主试测试前说明注意事项,学生填写完问卷后进行回收。总共发放EMBU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各500份,各收回462份,回收率为92.4%;对问卷进行检查,把错误的或漏填的无效问卷排除,剩余有效问卷各有410份,有效率为89%。

1.2 问卷

1.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是1980年Perris等在Schaefer在编制的子女对父母行为的评价问卷基础上编制而成。该量表用于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EMBU共有162个题目,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各有81道题目。但由于题量较大,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在结合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修订。共有66项条目,父亲教养方式6个因子包括: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包括: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问卷采用4级评分。计分方法:从不=1,偶尔=2,经常=3,总是=4。各分量表的信度为0.60~0.92。

1.2.2 效标工具

考虑到已有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抑郁情绪有影响[16],同时效度的效标工具选取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共 20 个题项,该量表要求被试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受,选择与自身情况最吻合的答案。问卷采用4级评分,正反向计分题各10项。计分方法:没有或很少时间=1,小部分时间=2,相当多时间=3,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4。得到总粗分,再用 1.25 乘以总粗分后,取其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总分。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标准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标准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为中至重度抑郁;标准分大于等于70分为重度抑郁。本文重点研究对象为SDS得分大于60分者。SDS有良好的信效度,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科研等。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85。

1.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运用SPSS23.0进行信效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运用AMOS22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对整体调查问卷题目分布的统计

从本研究含两个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抑郁自评量表(SDS)。存在总条目过大的情况,见表1

表 1 调查问卷条目统计

Table 1 Questionnaire item statistics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

总题量

父亲教养方式问卷

父亲教养方式问卷

66条目

66条目

20条目

152条目

考虑到题量过大,可能会对数据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在保证EMBU问卷信效度基础上,对EMBU进行修订,简化条目,仅选择各维度贡献大的条目用于调查。

2.2 简化前父亲EMBU问卷分析

2.2.1 简化前父亲EMBU问卷信度

将父亲EMBU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发现部分维度Cronbach’s Alpha尚未高于0.7,信度尚可,见表2

表 2 简化前父亲EMBU信度检验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EMBU reliability test before simplification

FW

FPH

FOI

FRD

FOP

α信度

0.920

0.891

0.755

0.727

0.601

注:FW=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PH=父亲惩罚严厉,FOI=父亲过分干涉,FRD=父亲拒绝否认,FOP=父亲过度保护。

2.2.2 简化前父亲EMBU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父亲EMBU的建构效度,现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父亲教养方式的建构效度是否真实和适切,通过测量模型检验,见图1

图 1 简化前父亲EMBU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e-simplified EMBU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odel

该模型χ2/df=4.109,RMSEA=0.087,PGFI=0.611,CFI=0.629,NFI=0.565,IFI=0.632,模型可以辨识。

结合信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根据题项的含义和旋转后因子矩阵的系数,保留系数较高题项。

父亲情感温暖理解:54、64、71、72、81、99 六题

父亲惩罚严厉:56、82、91、94、101 五题

父亲过分干涉:49、50、53、66 四题

父亲拒绝否认:60、67、84 三题

父亲过度保护:51、79、98 三题

2.3 简化后父亲EMBU问卷分析

2.3.1 简化后父亲EMBU问卷信度检验

将简化后父亲EMBU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发现部分维度Cronbach’s Alpha尚未高于0.7,信度尚可,见表3

表 3 简化后父亲EMBU信度检验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simplified father EMBU reliability test

FW

FPH

FOI

FRD

FOP

α信度

0.885

0.824

0.638

0.671

0.629

注:FW=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PH=父亲惩罚严厉,FOI=父亲过分干涉,FRD=父亲拒绝否认,FOP=父亲过度保护。

2.3.2 简化后父亲EMBU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

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父亲教养方式的建构效度是否真实和适切,通过测量模型检验,见图2

图 2 简化后父亲EMBU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plified father EMBU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odel

该模型χ2/df=3.324,RMSEA=0.075,PGFI=0.682,CFI=0.874,NFI=0.831,IFI=0.876,模型可以辨识。

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的估计结果为:拟合指标CFI、NFI、IFI均达到标准。故模型适配度尚佳,认为问卷效度尚佳。

2.3.3 简化前后父亲EMBU问卷效标效度分析

对父亲EMBU问卷进行同时效度检验,结果发现,简化前父亲EMBU问卷的5个维度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12—0.34,p<0.0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39,p<0.01);简化后父亲EMBU问卷的4个维度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19—0.33,p<0.0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38,p<0.01)。

2.4 简化前母亲EMBU问卷分析

2.4.1 简化前母亲EMBU问卷信度

将母亲EMBU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均>0.7,表明问卷信度尚佳,见表4

表 4 简化前母亲EMBU信度检验结果

Table 4 Results of EMBU reliability test for simplified ex-mothers

MW

MPH

MOI

MRD

α信度

0.922

0.901

0.862

0.865

注:MW=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PH=母亲惩罚严厉,MOI=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RD=母亲拒绝否认。

2.4.2 简化前母亲EMBU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

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母亲教养方式的建构效度是否真实和适切,通过测量模型检验,见图3

该模型χ2/df=4.21,RMSEA=0.089,PGFI=0.615,CFI=0.672,NFI=0.611,IFI=0.673,模型可以辨识。

图 3 简化前母亲EMBU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plified ex-mother EMBU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odel

结合信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根据题项的含义、旋转后因子矩阵的系数,保留系数较高题项。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54、64、70、71、72、81、99 七题

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51、53、63、80、87 五题

母亲拒绝否认:65、67、86 三题

母亲惩罚严厉:82、91、92 三题

2.5 修订简化后母亲EMBU问卷分析

2.5.1 简化后母亲EMBU问卷信度检验

将简化后母亲EMBU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均>0.7,表明问卷信度尚佳,见表5

表 5 简化后母亲EMBU信度检验结果

Table 5 Results of EMBU reliability test for mothers after simplification

MW

MPH

MOI

MRD

α信度

0.899

0.832

0.763

0.805

注:MW=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PH=母亲惩罚严厉,MOI=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RD=母亲拒绝否认。

2.5.2 简化后母亲EMBU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

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母亲教养方式的建构效度是否真实和适切,通过测量模型检验,见图4

图 4 简化后母亲EMBU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示意图

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plified maternal EMBU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odel

模型χ2/df=4.62,RMSEA=0.094,PGFI=0.657,CFI=0.869,NFI=0.841,IFI=0.870,模型可以辨识。

验证性因子分析假设模型图的估计结果为:拟合指标CFI、NFI、IFI均达到标准。故模型适配度尚佳,认为问卷效度尚佳。

综上所述,EMBU问卷信效度尚佳,可以用于接下来的研究。

2.5.3 简化前后母亲EMBU问卷效标效度分析

对母亲EMBU问卷进行同时效度检验,结果发现,简化前母亲EMBU问卷的3个维度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30—0.39,p<0.01),母亲偏爱与抑郁标准分呈正相关(r=0.09,p<0.05),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43,p<0.01);简化后母亲EMBU问卷的3个维度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得分均与抑郁标准分均呈正相关(r=0.15—0.35,p<0.0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抑郁标准分均呈负相关(r=-0.45,p<0.01)。

3 讨论

本研究依据岳冬梅等人修订的EMBU问卷进行了简化。该问卷在保证信效度的情况下从132个题目降低到49个题目,可有效地降低因调查问卷题量过大造成错答、乱答和漏答的情况。

研究方法上,首先在问卷选择阶段,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查阅,认为现存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普遍存在题量过大,不同维度题目数量差异大的情况。且诸多本土自编问卷条目数没有和EMBU有较大差别,均没有广泛使用。虽然有简式EMBU问卷,但该问卷是基于对维度的简化,必然影响对教养方式的全面研究。其次,在问卷简化准备阶段,本研究通过与心理学专家的反复讨论,最终确定问卷简化采用保留各维度贡献最高题目的方式,这样保证了问卷的相对完整性。再次,对问卷的简化最终依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简化后获得了较好的模型拟合指数,说明修订后的问卷内部质量良好。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简化后EMBU问卷的信效度指标可以接受。

此问卷在简化过程和结果存在以下局限:(1)问卷各维度的题目分布不均等。(2)父亲和母亲的偏爱维度未参与本研究简化,原因是偏爱维度的答题基于被试为非独生子女。在进行AMOS模型构建时,这两个维度的数据和其他维度数据存在不一致,无法进行建模,故父母的偏爱维度未进行简化。

尽管如此,本研究简化后的EMBU问卷仍然有价值:(1)该问卷有广泛的适用性;(2)该问卷信效度尚佳,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Darling N,Steinberg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2] 曾琦,芦咏莉,邹泓,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2):47-52.

[3] 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4] 赵汗青.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2(6):160-162.

[5] Perris C,Jacobsson L,Lindström H,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inventory assessing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J].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1980,61(4):265-274.

[6] Arrindell W A,Sanavio E,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 of the EMBU :Its appraisal with students in Greece,Guatemala,Hungary and Italy[J].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9,27(4):613-628.

[7] Parker G,Tupling H,Brown.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J].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1979(5):1-10.

[8] 蒋奖,许燕,蒋苾菁,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的信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193-196.

[9] 杨红君,楚艳民,刘利,等.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34-436.

[10] 高明,周世杰.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198-199.

[11] 龙瑞华,黄端,张建新. Steinberg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修订及信、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4):439-441.

[12] 杜思怡,刘堃,陈卓,等.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在社区初中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9):2213-2217.

[13] 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J].心理科学,2009,32(5):1267-1269.

[14] 程灶火,奚晓岚,陈媛媛,等.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11-714.

[15] 穆露露.中国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的研究[D].皖南医学院,2005.

[16] 李梦婕,郭正军,孙丽君,等.父母教养方式、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影响[J].精神卫生杂志,2017,17(4):270-273.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