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西方在自身法律变革的进程中一直关注中国法。耶稣会士杜赫德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 Description géograp 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 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直译为《中华帝国及其鞑靼地区地理、历史、编年、政治和风物的描述》)“是 法国汉学三大奠基著作”之一。此书汇总了耶稣会士时代来华传教士带回欧洲的中国知识,继承并升 华了耶稣会士在西方世界塑造的中国法形象,影响深远。由耶稣会塑造的中国法形象政治清明、规则完备,神学家意图借学习中华帝国“哲学王”统治的经验,启发当时腐败的罗马教廷自我改革。而《中 华帝国全志》作为当时描述中国法的绝佳材料,启蒙思想家又从正反两面将其作为参照,利用这一“他山之石”反对教权、批判专制王权。对中国法形象的塑造和利用,开启了西方对自身统治制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的进程,并最终促成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萌发。对于西方来说,中国法的真实面目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如何能够从评价中国法当中得到其改革的内生动力,以及如何利用中国法证成自身制度的合理性。这也启发了中国当下应如何利用异域的法律文化来搭建中国法进入现代文明的通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