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肇庆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万人。公报显示,中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为6402万人,占比18.70%,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0%。截至2021年6月,广东省肇庆市户籍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72.8万人,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457万的15.92%[1]。根据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10%以上的标准定义老龄化,则可判定目前肇庆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深圳市、广州市、佛山市、珠海市、惠州市、东莞市、江门市、中山市和肇庆市11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三江汇聚。肇庆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具有重要战略位置,是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的城市。肇庆市与广佛紧密相连,其中心城区距广州市中心90多公里,有城轨直达广州。肇庆市的封开、怀集接壤广西梧州、贺州,珠江主要支流西江贯穿全市,是珠三角与大西南沟通的枢纽门户。本研究运用专家访谈法、参考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肇庆市为例,从体育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分析肇庆市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以及可行性,并提出产业融合相关对策,为肇庆市政府制定休闲体育与康养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休闲体育是闲暇时间主动参与,用活动身体的主要方式进行健康维护、延长寿命、增强体质的养生方法。体育运动只是一种形式,促进健康、快乐生活、幸福安康才是最终目的。只有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养生、康复、养老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两者有机相结合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新时期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养老的创新与构建,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双赢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改善产业结构和布局、培育创新多元化主体、积极营造健身氛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将休闲体育项目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发展,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引导群众自发地参与健身活动,以及进行休闲体育设施的建设与运营[2]。与此同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打造出智能健身场景,发挥人才、科技、大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健康养老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健康养老产业规模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9.51万亿元。根据社会科学院的预测,到2022年,其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将达到20万亿元,未来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产业。与此同时,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5.3万亿元[3]。
目前我国呈现老年人口高龄化、增长快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养老供给严重不足,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养老金融蓝皮书》《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2]。肇庆市政府也制定了《肇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肇庆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近年来,肇庆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肇庆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方案》《肇庆市2014年“农村幸福院”项目实施方案》《肇庆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政府津贴试行办法》《肇庆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肇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肇庆还将培育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建立“点、线、面”立体、多元的休闲设施体系,培育文化艺术休闲、健康疗养休闲、户外运动休闲、教育学习休闲等新业态,大力发展西江文化休闲旅游、绥江生态休闲旅游,加快发展健康度假、亲子度假、民俗度假、休闲度假、体验度假等业态[4]。国家与肇庆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出体育健身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健康中国的关键领域,应培育扶持养老产业,支持休闲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休闲体育和健康养老之间具有紧密的产业关联性,为融合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其他相关产业紧密相连,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休闲体育还是养老产业,都指向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一核心服务内容,两者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
市场需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受早期人口政策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肇庆市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556.51万人,占比12.35%,到2030年,全省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肇庆市常住人口412.97万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74万多,占总人口比例为16.19%,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政府相关养老体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和老年消费能力逐年提升,老年人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随着现代消费观念不断转变,老年人更关注生活质量、养老服务水平、更重视休闲健身。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水平下降,老年人对于日常生活维护、治疗康复、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个体层面消费需求增长带来社会消费总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为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与之相配套的市场供给必然会越来越多。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广大老年人。
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如互联网+智能养老等新方法与手段,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多领域融合,不断延伸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和范围。科技创新推动体育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两者高度契合,融合范围更加广阔,深入推进产业融合信息化、精准化,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互促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肇庆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肇庆市具有丰富的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肇庆市,古称端州,肇庆市地处广东省中西部,是东南沿海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广佛肇经济圈、广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府宜居山水城市。肇庆城区的七星岩,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鼎湖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鼎湖山、广宁竹海大观、怀集燕岩、德庆盘龙峡、封开“天下第一石”、千层峰等景点构成了绚丽的千里旅游走廊画卷[5]。肇庆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美的绿道城市、中国砚都等称号。肇庆市是广府文化、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中西文化沟通开始的地方。肇庆市深厚的人文环境优势十分符合现代老年人对养老生活环境的美好期待。
保持产业的融合发展,保证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必须要有配套完善的政策。因此,在制定休闲养老政策时,要坚持政府主导、各部门密切合作,政府与民间组织协同配合,取缔不合理、不合规的垄断措施,因城制宜,制定适合肇庆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制度、运营标准[6]。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改革,搭建开放的融合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增加产业间的交流学习,鼓励产业创新、减少产业同质化,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加强市场监督和监管工作,促进产业重组、整合和融合,杜绝产业间无意义的引资。借鉴大湾区其他城市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经验与国际经验,为产业融合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体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融合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培育坚实的市场基础,从而促进休闲体育和健康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多元化的产品和休闲养老服务市场,满足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实现老年人群在休闲体育保健方面的供需对接,充分发掘市场的潜在需求,高质量推动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2]。肇庆市可利用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建设休闲体育主题公园、智慧化的健身广场、智慧健身步道、森林绿色康养基地、传统体育特色小镇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实施政府社保基金、个人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老年人在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收入,以扩大老年人休闲养老消费支出。企业层面要构建新的产业价值链,改变观念,争做休闲体育和健康养老产业融合的先驱,从而建立坚实的市场基础。
目前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因此,需要改变老年人的休闲养老观念,适应新型的休闲养老生活模式。肇庆市可以依托社区建立家庭服务中心、健康卫生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在小区及周边建设适宜老年人的运动场地,满足小区及周边广大老年人的运动需求。在相关专业人员引导下,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休闲健康养老,提高老年人的运动热情,以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广泛开展休闲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大力推进养老公共服务。积极发展养老服务组织,成立老年诗画社、老年文教组织、老年人协会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肇庆市家政服务机构的体系建设,让老年人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为休闲体育和健康养老产业提供群众基础。
充分利用肇庆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理工学院、广东工商职业大学、运动俱乐部等本地院校,整合资源,借鉴港澳大湾区先进的服务理念,建立和完善康养产业人才多层次培养,建立一支以休闲体育养老服务为主要力量的队伍。与港澳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休闲体育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做好休闲体育养老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提高康养服务人员待遇。为了扩大休闲体育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可以在本地相关院校增设休闲养老养生服务的相关课程和专业。引导相关专业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养老产业的工作,为休闲体育养老服务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7]。在政府引导下,加强社会力量创办休闲体育养老服务和养老护理培训机构,提高休闲体育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水平[8]。
体养融合作为健康养老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肇庆市休闲体育康养产业发展,形成具有肇庆特色的休闲体育康养品牌。肇庆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绿色资源,本土文化底蕴浓厚。因此,充分利用生态绿色资源,打造具有明显示范效应的康养特色小镇。政府可根据当地县区的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有效地将科技、人文和文化要素融入休闲体育养老产业,构建功能各异的康养融合小镇。例如:广宁竹海度假养生、鼎湖山森林负离子养生、怀集温泉水疗养生、德庆传统中医药养生、封开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9]。打造休闲田园农庄、养生温泉度假区、田园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医疗、养生、养老、体育休闲功能一体化,健康服务、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集聚区[10]。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休闲体育康养小镇,实现资源整合、拓展农业功能,既可以受益原住民,也极大吸引了新住民,将休闲体育康养产业培育成为肇庆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肇庆市体育与养老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两大产业的融合可以发挥休闲体育的健康功能属性,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健康老龄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发展。
[1]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EB/OL].[2021-05-11].http://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
[2] 龚星宇,博凯.赓续云南休闲体育与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0):170-171.
[3] 中华工商时报[EB/OL].[2021-12-03].http://news.001ce.com/licai/2021/1203/100038500.html.
[4] 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EB/OL].[2021-12-29].http://www.zhaoqing.gov.cn/zqwgdlt/gkmlpt/content/2/2648/post_2648036.html#21157.
[5] 肇庆市人民政府[EB/OL].[2022-03-18].http://www.zhaoqing.gov.cn/mczq/jrfc/csgk/content/post_2679279.html.
[6] 王改翠,赵小刚.陕西省体育与健康养老融合发展探究[J].体育视野,2021(2):15-16.
[7] 甄玉,杨宣旺.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1(4):53-56.
[8] 丁立.粤港澳大湾区乡村休闲养老产业探析——以江门市为例[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2):26-28.
[9] 王跃,杨航,高梦梦.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健康养老产业构建的比较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51-252.
[10] 演克武,陈瑾,陈晓雪.乡村振兴战略下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产业的对接融合[J].企业经济,2018,37(8):15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