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Journal Platform

logo
open
cover
Current Views: 171068
Current Downloads: 126349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ISSN Print:2710-0154
ISSN Online:2710-0162
Contact Editorial Office
Join Us
DATABASE
SUBSCRIBE
Journal index
Journal
Your email address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实问题与对策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Rural Schools

Leisure Sports and Health / 2022,2(4): 48-52 / 2023-10-17 look340 look342
  • Authors: 姚梦月
  • Information: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武汉 
  • Keywords: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oblem; Quality
    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 问题; 质量
  • Abstrac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learning efficiency and learning qualit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building a national sports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worry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we must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农村学生身体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要实现农村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必须对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结合现状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 DOI: https://doi.org/10.35534/lsh.0204009
  • Cite: 姚梦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实问题与对策[J].休闲运动与健康,2022,2(4):48-52.

1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观念、传统体育项目和习惯以及现行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设施、教学情况和实践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要积极地参与到中小学体育工作中,进一步地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从而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1 资金状况

农村学校的资金状况是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支出普遍少于城市中小学支出,在体育经费支出上占比也相对较小。与此相反,城镇中小学体育教育经费支出较多,可以看出,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相较城镇较少。目前政府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但是较少学校认为政府在体育教学方面投入资金较充足,大多数农村学校在体育经费方面紧张,投入不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太满意。

资金问题表现为多个方面,首先是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教育经费使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学生学费、校舍维修、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等方面,其中,体育器材占比较低。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足球场和篮球场等场地数量相对较少,其次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农村普通中小学的平均面积比城镇小很多。目前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相对短缺,主要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重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有限且来源单一;再加上国家对农村中小学资金发放有较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不能随意截留或挪用,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

1.2 体育物资状况

体育物资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物质保障,它与经费的落实相挂钩。虽然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但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体育设施依然很简陋,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严重不足,已有的器材达不到训练和比赛的要求,甚至有些器材因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还有相当数量的学校没有体育器械。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维修,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学校没有任何体育器械或器材。而且由于投入不足,一些新、奇、特运动项目器材短缺或陈旧,一些运动项目器材落后。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一些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而且地处偏远地区,许多农村学校的操场根本就没有进行硬化或没有天然的运动场所,因此体育课上常常要面对尘土飞扬、光线昏暗、安全难以保障等困难。

1.3 师资力量

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不尽相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与结构不合理,且乡村地区更不合理。从数量上看,乡村地区体育教师数量占比较低。从结构上看,乡村地区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强于城区学校体育师资。从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农村学校的教学开展频率较低,并且受到客观器材、场地等的不利影响,中小学学生接受的体育教学相对不健全。

2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存在场地器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和课外活动开展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也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全新挑战和历史机遇。

2.1 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解决教学器材难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核心目标。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锻炼,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校园体育氛围。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从场地设施入手。随着社会发展,国家相继投资了许多大型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建设项目,以解决农村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的状况,改善偏远地区学校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薄弱的基础。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存在没有标准的塑胶操场、室内教学场馆数量严重不足、现有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更需要从场地设施入手。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场地设施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一是数量少质量低。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缺乏,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二是标准低配置差,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规划问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建设。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地区的体育场地和器材配置都比较低。

乡镇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求,而县城和乡镇学校存在明显的配置不平衡。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不到社会发展新要求。同时,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许多地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国家投入的资金往往存在巨大缺口,致使一些地方学校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更难以建设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重智力发展,轻体育锻炼”的思想,这对农村体育教育也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力度,重点是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学设施配备工作;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措施。针对场地设施现状及问题,首先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此外,农村老师要充分利用资源,结合体育资源更好地拓展体育训练和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中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在政府资金投入、项目支持、政策倾斜,教师多样化利用体育资源等方面的作用下,农村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体育教育发展将更加进步。

2.2 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学制度,完善体育教学方式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以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目的。因此,在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客观因素,以激发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与兴趣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教学内容,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并定期开展班级比赛活动、趣味运动会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努力激发学生参加运动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广泛运用及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今后课堂教学

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学校逐步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针对农村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学校体育教育网站、建立网络课程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与利用。

在具体措施中,可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利用网络实现家校互动交流和开发、应用和推广相关信息工具。体育教学改革在农村学校不断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学生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向、自主探究”的方式,设置有针对性、实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探究与解决;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体育知识或技能,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与练习,增强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及相关运动技能水平;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组织体育活动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农村学校打造自己的学校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一种体育教学策略。所谓打造特色就是由农村学校自身特色资源为依托,以课程的形式进行统一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将当地农村学校的特色资源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形成以特色为主导、以资源为依托、以运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体育模式。

在农村学校实施合适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充分考虑自身体育教学资源条件、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本着“因地制宜”和“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与开发。在农村学校探索体育教学新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同时根据当地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与设计;在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优势,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与协调。

2.3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教育质量则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育。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就会导致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出现混乱,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引导和教育力度。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应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锻炼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教师首先应该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来进行引导,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娱乐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到体育教学对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分组比赛或举办一些趣味运动会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跑步、跳绳或者拔河等体育活动。然后教师再对每一组比赛活动进行评分和奖励,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比赛项目以及比赛奖项等。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教师应该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在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应该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制定出适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体育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事例来进行讲解和教育,例如一些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比较强等情况后,便会通过一些典型事例来对其进行教育,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后便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比较强等问题。

其次,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有积极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还拥有健康体魄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热爱体育并且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以及不良情绪。

3 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改善体育教学方式

学生、家长、教师都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三方参与者。为了推动农村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加强联系,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重视,在体育教育发展中真正做到认真学、认真教,从思想上树立起体育育人的重要理念,推动农村体育教育进步发展。

3.1 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教育改革新背景下,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匮乏,学校对这方面认识不足,导致体育教学师资质量较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组织或选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组织相关部门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等形式提高其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由于学校发展在不断更新、改革,农村学校教育对农村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对农村教师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工作态度不端正、业务能力低、缺乏创新意识等原因导致其教学水平不高。为此,农村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工作中可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与监督机制,帮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体育水平。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思想品德方面的进步发展。

体育教学中,由于一些学校领导认为体育教学工作枯燥乏味且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影响到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为此,学校也应该率先采取行动,应当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3.2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重视程度

为了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必须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责任。农村学校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地方教育部门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建立奖惩制度,并严格实施和检查。

其次,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首先要在开学典礼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关于开展体育活动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其次是通过开展趣味运动会、艺术节等形式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认识到开展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对孩子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他们是否关心孩子、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他们本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未来家庭生活质量。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长应配合学校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较多好处。体育活动能够减少学生因不参加体育活动而带来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或损伤的概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作用。家长在生活中应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因此,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农村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少能接触到竞技体育项目和各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运动项目,导致了部分农村学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易行又安全的体育活动,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如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并通过这些比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培养和科学锻炼方法的指导;此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等。只有通过这些举措才能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及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体育教育发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出更多的体育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田径项目时,教师可以进行“传接球”游戏;在学习篮球时,教师可以用“行进间传球”游戏;在学习游泳时,可以将“踩水”“跳水”等游戏进行比赛;在学习乒乓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推挡接球”“挡推结合”等比赛,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中小学体育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设计出一系列运动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跳绳时,教师可将跳绳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相联系起来;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传球运球”游戏;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传球射门”游戏;在学习篮球游戏时,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一个篮球的小游戏或一项技能进行训练,如把球抛到一定高度后跳起投篮等;在进行乒乓球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乒乓球发球、接球的游戏活动。

体育课堂上不能只局限于某项技能的学习与练习,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可以举办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竞赛活动。同时,在学校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时,要注意竞赛的安全性,特别是在运动项目设置方面要注意安全,制定出合适的规则。如在进行“跳绳”比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水平来合理地设计游戏规则,比如规定每位学生只能跳30个左右;在进行排球比赛时,教师应规定队伍两边保持一致,并且双方之间公平公正开展比赛,可以对比赛时间和比赛总次数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4 结语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育锻炼能够在增强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当前的中小学农村体育教学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资金缺口大,体育物资、场地等数量不足,体育师资力量相对城市薄弱,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更好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体育空间中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与快乐,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老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角度进行了对策分析,共同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旭程.新时代下农村体育教学困境与解决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4):30-33.

[2] 安庆标.互动教学法在农村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果树,2021(11):117.

[3] 谢传戟.终身教育理念导向下农村体育教学改革路径[J].核农学报,2022,36(2):497-498.

[4] 王兴民.对农村体育教学的思考探究[J].新课程,2020(49):109.

[5] 米健.浅谈农村体育教学[J].作家天地,2020(19):59-60.

[6] 赵丽.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体育教学课堂效果[J].考试周刊,2020(69):121-122.

[7] 董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体育教学的思考:评《农村体育管理与农民体育活动》[J].热带作物学报,2020,41(8):1726.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86 027-593024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