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工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065
以湖北省一级及以上篮球裁判员为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在湖北省篮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国际级裁判员3人、国家级裁判员47人和100名一级裁判员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1)文献资料法
以“篮球裁判员发展现状”“篮球裁判员队伍建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出2000年以来发表的期刊、硕博论文94篇。并从中国篮球协会、湖北省体育局官网下载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与分析,理清研究思路,搭建本文逻辑框架。
2)问卷调查法
前往湖北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实地调查,结合专家访谈,设计湖北省篮球裁判员问卷。笔者运用湖北省篮球协会注册裁判员的身份,在参与省内各大篮球赛事的工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发放相应问卷,完成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抽样的方式,调查了部分在湖北省注册的并活跃于国内、省内篮球联赛中的裁判员,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
3)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 12.0、Excel软件对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
竞技篮球比赛中裁判员是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裁判员的临场裁判力会影响运动员个人技术的发挥与战术的执行, 高水平篮球裁判员可以通过公正、规范、准确的判罚,在比赛中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和塑造高尚的体育运动精神,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公平、公正、有序的竞赛环境中充分展现篮球技艺从而促进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1]高水平裁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湖北省裁判员队伍的实力,目前湖北省有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47人、一级裁判429。近五年,共有3人执裁CBA联赛,15人执裁WCBA联赛,11人执裁NBL联赛高水平,裁判员数量有所增长,但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篮球水平高度发展的省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1)等级与性别结构
中国篮协印发的《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管理办法暨实施细则》文件中指出,篮球裁判员技术等级分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2]国际级裁判通常服务于国际赛事和国内高水平联赛;国家级裁判主要服务于国内篮球竞赛;一级及以上等级的裁判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的执裁经验,是篮球裁判的骨干队伍,其中国家级、国际级代表着湖北省篮球裁判最高执裁水平。[3]
由表1可知,湖北省一级及以上的裁判员479人,一级是参与省内篮球竞赛裁判工作的主体,占总数的89.6%,国家级和国际级分别占比9.8%、0.6%,其中有11名是非现役裁判,这反映出湖北省可临场执裁的国家级、国际级裁判数量少,总数占比低的现状,虽然得益于军运会和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湖北省的举办,高级别篮球裁判员数量较有一定增长,但在裁判员质量上与竞技篮球强省还存在差距。
裁判员性别结构方面,男性占比70.7%,女性仅占29.3%。这反映出我省裁判员队伍男女比例失衡,女性裁判较少的问题。2019年中国女子篮球国家队夺得三人篮球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取得的第一座国际篮联体系下的世界冠军奖杯,它具有非凡的意义,将中国竞技篮球对女子赛事的重视程度推向了新高度,随着当前女子篮球赛事逐渐增多情况下,为了更好适应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女子裁判员队伍。[4]建议加强女性裁判员的培养力度,合理改善裁判员性别结构分布。
表 1 湖北省篮球裁判员技术等级与性别结构一览表(N=479)
级别 | 人数 | 男 | 女 |
国际级 | 3 | 2 | 1 |
国家级 | 47 | 33 | 14 |
一级 | 429 | 304 | 125 |
总计 | 479 | 339 | 140 |
2)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湖北省一共17个地市州林区,国家级以上裁判员仅覆盖其中10个地级市,还有7个市没有国家级裁判员指导当地篮球裁判工作。且省内所以国际级裁判以及76.6%的国家级裁判员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武汉,其余9个市州没有国际级裁判,普遍只有1名国家级裁判服务于地方,高水平裁判员区域分布失衡,不利于当地的篮球运动发展。形成这一弊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客观因素,湖北省经济实力位列国内第二梯队,除武汉外符合承办高级别赛所需物质条件的城市较少,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多次举办国内国际篮球赛事,场馆设施完备,群众篮球基础深厚,基层比赛多裁判需求量大。二主观因素,裁判员与篮球比赛是伴生相存的,省会城市有更多的篮球赛和执裁机会,可以提升裁判员业务能力、增加薪资报酬收入。所以大部分裁判员集中在执裁机会较多的城市,对此要激发基层篮球活力,从供需关系上解决高水平裁判员区域分布失衡的问题。
表 2 湖北省篮球国家级及以上裁判员区域分布一览表(N=50)
武汉 | 黄石 | 荆门 | 宜昌 | 孝感 | 襄樊 | 潜江 | 恩施州 | 天门 | 随州 | |
国际级 | 3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国家级 | 36 | 1 | 1 | 2 | 1 | 1 | 2 | 1 | 1 | 1 |
总计 | 39 | 1 | 1 | 2 | 1 | 1 | 2 | 1 | 1 | 1 |
3)培训情况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国际篮联定期会对竞赛规则进行修改与完善,新规则主要通过官网发布修改通知和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普及,培训一般可以分为晋升培训、赛前培训、新规则学习培训等。[5]由表3可知,近两年湖北省篮球裁判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次数较少,50.6%的裁判员参加培训1-3次,14.6%的裁判员未参加培训,参加培训6次以上的裁判员仅占6.6%。从裁判员级别的横向对比来看,裁判员级别越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两者成正比关系。目前,晋升培训班和赛前培训班是湖北省裁判参加培训的主要途径,此类培训形式只能临时、短暂解决裁判员某一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对于裁判员业务能力提升是不持续的。
表 3 近两年湖北省篮球裁判员参加培训次数一览表(N=150)
0次 | 1-3次 | 4-6次 | >6次 | |
国际级 | 0 | 0 | 2 | 1 |
国家级 | 1 | 21 | 16 | 9 |
一级 | 21 | 55 | 24 | 0 |
总计 | 22 | 76 | 42 | 10 |
4)执裁年限
执裁年限的长短可以反映出裁判员执裁经验的积累程度。[6]由表4可知,湖北省篮球裁判员执裁年限分布较为均衡,呈现出老中青结合的裁判员队伍。其中,执裁年限5年以下的人数最多占比41.3%,执裁年限6—10年的裁判员占28.6%,11—15年的裁判员占比24%,这部分裁判员身体机能状态良好且执裁经验丰富,处在裁判员工作的黄金时段;执裁15年以上的裁判员最少,占比6%。湖北省篮球裁判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入,执裁年限10年以下的裁判员较多,具备丰富执裁经验的裁判员较少。
表 4 湖北省篮球裁判员执裁年限一览表(N=150)
级别 | ≤5年 | 6—10年 | 11—15年 | >15年 |
国际级 | 0 | 0 | 2 | 1 |
国家级 | 0 | 17 | 22 | 8 |
一级 | 62 | 26 | 12 | 0 |
总计 | 62 | 43 | 36 | 9 |
1)湖北省篮球裁判员基本能够满足各级竞赛需求,裁判员水平稳中有升。
2)目前湖北省篮球裁判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顶尖裁判员数量短缺。调查发现湖北省现役篮球国际级、国家级裁判39人,仅占一级及以上等级裁判员总数的10.4%。与其他竞技篮球强省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②裁判员属地分布与性别结构失衡。调查发现湖北省所有国际级裁判和76.6%的国家级裁判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武汉市,湖北省17个地市州林区中有7个市没有国家级裁判。性别结构方面,男性裁判员占比70.7%,女性裁判员仅占29.3%。数据反映出当前裁判队伍培养上对于女性裁判员重视程度不足。
③接受业务培训次数不足。在调查人数中近两年有14.6%的裁判员未参加过培训,参加1-3次的裁判员占50.6%,参加培训6次以上的裁判员仅占6.6%。与裁判员级别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级别越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两者成正比关系。
1)完善选拔制度,严格进行考核。杜绝传统的“任人唯亲”选拔思想,加大宣传,拓宽选材范围,鼓励良性竞争、公平竞争,搭建科学高效选拔渠道。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重视裁判英语、规则理论等考核内容,推行择优选用原则。
2)优化性别结构,合理区域分布。加强年轻裁判员和女子裁判员的培养,注重男女裁判员比例。创建篮球裁判信息档案库,根据属地实际服务比赛的裁判员人数进行针对性选派调整,预防出现地域失衡。
3)科学合理培训,增加执裁机会。可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湖北省篮球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及时更新学习资料和政策变化,确保各个级别、各个地市的裁判员均有机会和渠道参与培训。提供足够临场锻炼机会,提升年轻裁判员执裁水平。增加比赛举办数量,让更多的年轻裁判、基层裁判实践执裁中得到提升,从而整体提升湖北篮球的“裁判力量”。
[1] 张潇.国际级、国家级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地式”篮球裁判员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11):985-987+1011.
[2] 中国篮协.关于印发《中国篮球协会裁判员管理办法暨实施细则》的通知[S].篮协字[2018]932号,2018-12-17.
[3] 张向荣,孙建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篮球裁判员执裁行为探究——评《篮球裁判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6):122.
[4] 廖武勋.上海体育学院篮球裁判员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1.
[5] 杨平世.全民健身背景下分析篮球裁判的基本功训练和培养方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8):13+40+44+171+197+216.
[6] 焦丽丽,冯磊.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9):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