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教育局四黄中学,湖北武汉
义务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点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更是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身处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体教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如何深化课程改革、体育教育将如何得到进一步发展,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焦点。为此,立足于学校体育改革视角,本研究以阳光体育活动为切入点,以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四黄中学为例,从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同时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自我审视与改进,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阳光体育大课间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切实保证中小学
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教体艺2号)精神,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整体提高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的一个项目,四黄中学当前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如下:
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涉及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学生全员参加,那么单靠有限的体育老师来指导自然是不行的,为了更好组织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整合资源,将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也纳入地阳光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当中。学校3名专职体育教师负责3个年级的专业总指导,每个年级又由年级主任牵头总指挥,各班班主任带队,科任老师辅助。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那么作为非专业的兼职体育指导老师,他们如何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承担好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的职责呢?学校领导经过研究讨论,商定由体育组教师对其他兼职体育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对兼职的体育指导老师进行技术指导,如:队形队列的整理、口令的使用、运动项目的基本方法和规则等。
经费投入是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经费投入的高低影响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更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器材使用,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无疑也就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访谈得知,当前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器材、教师参与的课时费的补贴。经访谈结果得知,当前经费投入并不理想,主要反映在器材和教师补贴方面:学校场地有限,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扩建场地,学生参与阳光大课间只能错峰和选择校外活动;购买器材,如:篮球、排球等数量有限,且损耗较大,不够学生人手一球,且器材种类较少,缺乏羽毛球、毽球、乒乓球等受学生喜欢的运动器材。学校给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师加了课时,但是课时费很低,教师的待遇无法得到保证。
四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场地主要是操场草坪、250米的跑道、2片篮球场、1片网球场以及教学楼前的方砖广场,由于学校三个年级共有学生2300人,目前学校的场地无法满足三个年级同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场地明显不足,三个年级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只能错峰进行。另外,学校因地制宜,利用校外乡道开展户外越野拉练,充分利用周边场地,一定程度减轻场地不足的压力。
阳光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是评价活动开展效果的指标之一,四黄中学根据学生年级、喜好、季节,以及中学生阶段特征,设置了丰富的内容,如:篮球、网球、排球、跳绳、轮滑、毽球、冬季晨跑、春季户外徒步、户外越野、班级对抗赛、男女对抗赛、男女混合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了全员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
四黄中学全体教师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中坚力量,对于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观意识,直接影响着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成效。通过对领导、教师、学生的观念调查,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当前四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能真实的反映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图和成效。通过访谈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到,四黄中学师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观念较强、意识很高,教师认为通过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基础有提高、长期坚持运动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教师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学生进行阳光活动,带队老师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一名教师在班级前面带跑,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压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热情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四黄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都是住校,父母不在身边,学校适时提出“慈爱育人、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营造把“学校当家、把学生当伢、把事业当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爱中健康成长。学校每一位老师,不仅狠抓学生文化成绩,更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
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深挖阳光体育活动背后的意义,深入了解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积极创新阳光体育活动内容;转变以往重文化学习、轻体育锻炼的思想,把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放在首位,秉持“慈爱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阳光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充分挖掘以体育人的功能,师生共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1]。
四黄中学为充实阳光体育活动师资队伍,动员号召全体教师参与阳光体育活动,采用“学帮带”的办法,由3名在编体育教师对非专业的班主任、科任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包括技术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众多非专业老师成长为兼职的体育教师,提高教师的体育技能水平助力阳光体育活动发展[2]。在每周的阳光体育活动中,以班主任为首的兼职体育教师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指导学生打篮球、踢足球、跳长绳、踢毽子,更是加入学生队伍与孩子们共同运动,比一比、拼一拼,看谁更厉害,在这种氛围下的阳光体育活动,更是充满了乐趣。
四黄中学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四黄阳光大课间制度,成立了由学校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层层负责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确保大课间活动高效率进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3]。上午的体育大课间主要完成《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和《你笑起来真好看》韵律操,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则以班级单位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并且有年级组进行督导,保证每个班都在户外活动,确保学生们的锻炼时间。
四黄中学致力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体育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意识之外,还注重实际效果,对比标准,找出差距、补短板[4]。采取责任制,将教师按项目分成小组,把学生20人一组分配到各项目老师手上,点对点训练,不过关的就留下来由老师指导加强训练直至过关;另外,还将一阶段的成绩对比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将总体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找出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抓住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领导层十分重视阳光体育活动,加大投入保障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总体统筹,体育教师系统推进,在原有的跑操、篮球、足球活动基础上,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利用校外场地,开发了户外越野、户外徒步、小组合作放风筝、放孔明灯等特色活动[5]。学生乐于参加户外体育活动,渴望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通过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态度上由原来的“被动”活动到现在的“主动”积极参加,这一思想意识的改变,大大提高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本质上提高了学生参加锻炼的意识[6]。
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精神面貌明显得到了改变,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在体育中考中,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0%;阳光积极、健康向上是四黄学生的代名词,校园里、操场上、课堂中,到处活跃着朝气蓬勃的身影,他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在学习旅途中也是自信的前行;遇到困难敢拼敢闯,学习上勇往直前;生活中,独立自主、礼貌待人。四黄中学的莘莘学子在良好的阳光体育活动氛围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将体育精神发扬到学习中去,通过切实行动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7]。
目前,四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热情高涨、氛围良好,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体育活动开展,各班教师积极作为,创新举措层出不穷,全员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们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一方面,提升了身体素质、提高了核心素养[8]。但是,通过调研发现,随着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逐步深入,当前困扰四黄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问题也极为突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不仅体育教师稀缺,教师整体数量也存在严重短缺。由于体育教师编制不足,学校开展体育阳光活动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其他科任老师,而熟悉体育教育学、训练学的教师不多,导致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通过实地研究发现,学校运动场地存在明显不足,三个年级学生集体做课间操的地方都不够,更不用说有场地提供给学生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等活动。学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仅能勉强安排学生到操场进行基础练习,根本无法融入更多的专业技能练习,场地问题着实让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受限,学校目前是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乡道开展创新型的阳光体育活动,但长此以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9]。
当前,四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体育经费,而体育经费本身总量就不多,对于购买和更新体育器材以及教师发放补贴等经费已然所剩无几,学校无力承担相关费用,导致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资金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这与相关政策扶持不够、资金用途界定模糊、监管机制缺失密切相关。
通过调研发现,四黄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与学校的实际状况也基本相符,主要表现在;(1)学校3名在编体育教师指培训非专业体育教师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大部分教师指导能力有限,工作量大;(2)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经费有限,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场地为:250米跑道、操场、2片篮球场、1片网球场方砖广场;(4)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选择性大;(5)师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很强、自我提升观念强。
总结四黄中开展学阳光体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6点:(1)善于抓住关键,主动更新观念、增强意识,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第一思想;(2)最大程度整合师资了,加强培训指导、统一提高水平,培养兼职体育教师,扩充师资;(3)领导狠抓落实,积极落实政策、号召全员参与,确保每天运动一小时;(4)善于对比标准,认真做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找差距、补短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5)全面倾力保障,系统推进、创新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从本质改变;(6)回归教育本质,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健全人格,在体育运动中教会学生做健康积极的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尽管如此,通过研究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三方面,(1)3名在编体育教师远远不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兼职体育教师不够专业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活动的时效性;(2)场地不一定程度限制了活动开展;(3)无法保障教师合理的活动报酬、待遇较差,打击积极性。
通过在校内调研与访谈中听取到的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发展的意见和期盼,结合研究结果,针对四黄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未来发展,厘清需要着重处理好的3大问题,并在原来的发展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优化路径:
(1)配齐师资,提升专业。申报编制,招聘专业体育教师,配齐师资力量;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加大体育技能和理论培训,提升专业技能[10]。
(2)保障条件,扩大场地。学校积极主动争取资金,上级领导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审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改造场地,继续因地制宜利用好周边场地。
(3)拓宽渠道,加大投入。面向社会开拓资源,寻求优秀企业单位支持,获取资金支持,提高教师待遇;发挥教体结合优势,以体哺教,寻求多方资源共同支持阳光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
[1] 顾佳炎.阳光体育:打造体育素养提升核心地带[J].田径,2020(10):64-65.
[2] 陈旭晖.简析“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5):219+222.
[3] 李强.乡土体育资源在农村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思考[J].学周刊,2019(6):133-134.
[4] 刘光宏,杨晓晨.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7(19):61-62.
[5] 赵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J].求知导刊,2020(42);87-88.
[6] 黄亮.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浅谈[J].新课程,2020(28):17.
[7] 王宝天.实施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5): 121-122.
[8] 樊成利.推动阳光体育,创新农村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12):136.
[9] 方堪胜.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J].体育师友,2019,42(1):52-54.
[10] 孙显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46-147.